蟬唱,走向光明所在

2015072815:52
是這句“垂飲清露,流響出疏桐。”讓我想到了窗外梧桐樹上的蟬。

蟬,也叫知了。因為蟬與禪同音,佛教以蟬參禪悟道。

從石器時代的玉蟬,青銅時期的蟬紋,以及詩經裏蟬的咏唱,都在記述我國有著古老的蟬文化。

“蟬噪林愈靜,鳥鳴山更幽”這進入“禪境”的靜與幽。無時不讓人的心,有一份自然的清幽,所謂心靜自然凉。是那份林中靜,是那份山更幽。入禪,那是廟宇裏的梵音,佛教的禪理,聯系在這蟬唱的夏天,如一縷禪意拂過內心的蓮花。那蓮花,是內心的視窗飛出的花朵,是一個人走向光明所在。

小暑節。七月在流火,中原大地已是滾滾熱浪。

窗外的梧桐樹上,從早晨開始,夏蟬一直在歌唱。直到暮色蒼茫,蟬唱不歇。那天,我忽然在想,這蟬是為誰而鳴呢,莫非僅只為了一份使命般的愛,僅僅鳴唱七周,就結束了自己的一生。

對蟬的瞭解少至甚少,我只在孩子兒時陪他讀課外讀物時,從法布林的昆蟲記裏瞭解到蟬。蟬唱的是雄性,雌性蟬不會叫,有人這樣形容說雌性蟬是一個啞巴。雄蟬是為求偶而歌。它的一生只為生命而歌。

記得孩子小時候,一到夏天,晚上就與小夥伴們在樓下的梧桐樹下,找洞口,捉蟬。蟬在中原一帶的方言叫馬跡鳥。蟬通常是在夜晚從洞口爬出來,沿著樹幹慢慢爬上樹。蟬一般從夏至開始鳴唱,到九月結束,它鳴唱的時間只有七周,可它要在地下生活多年,法布林說,為了它來之不易為時短暫的幸福,歌唱得再熱烈也難以歌唱出快樂之情來。